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267讲】 陆建德《外国文学的翻译传播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内容精粹

    2015-12-10 网站管理员

    外国文学的翻译传播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陆建德
    2015年11月19日

    [主讲人简介]

    陆建德,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兼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复旦大学外文系学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出版专著《破碎思想的残编》《思想背后的利益》等4部,译著《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等多种,主编《二十世纪世界散文选》《托•斯•艾略特文集》(共五卷),发表论文80余篇。

    [核心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有着很大的贡献,在今天是不能被遗忘的。现代文学和新文化运动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是分不开的。从晚清开始,中国大批的文人,他们以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翻译和写作,不断地为文学事业做着贡献。鲁迅将翻译变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就是觉得中国一定要知道外国文学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价值,它们的价值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那个时候翻译不仅是翻译,同时又是一个政治事业,要唤醒国人。唤醒国人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早期像这种政治内涵丰富的翻译著作是特别多的。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跟整个社会大的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五四运动的时候翻译作品里比较突出个人。我们现在研究的时候也会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现了个人,中国传统的文人把自己看的独一无二,他们希望到朝廷去做大官。但是五四时期这些雄伟的个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就是坚决不和社会合作。

    鲁迅早期大量的作品中,他都是看不起庸众的,他把庸众叫做群氓。但是到了二十年代中期他慢慢的对民众有了更多同情,他能够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群众,也正是这一个转变,促使他后来走向了转业。所以他那个时候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理论作品,包括奥斯特洛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等。后来,他写下了《祝中俄文字之交》,而且《祝中俄文字之交》和他前期翻译的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也是有关系的。鲁迅也看出当时很多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是极端的困苦,但是他能够从俄罗斯人面对的痛苦的状况下,看到他们的伟大。

    除鲁迅之外,中国现代文学的其他奠基人,如林琴南先生、卞之琳先生、冯志先生、梁实秋先生、老舍先生、茅盾先生、巴金先生等都是把翻译、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我们会看到在中国整个现代文学发展里面,不管是从林琴南的时候算起,还是从《新青年》创刊时间算起,最终都是把世界文学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一个世界文学的概念,就完全脱离本土的传统观念,并不是这样的。在这里面它有一个积极的消化利用,最后变成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基础。然后和翻译一起兴起的是什么呢?就是胡适、郭沫若所提倡的白话诗,白话诗一直延续到现在。另外是戏剧,曹禺先生开始创作《原野》的时候,很多都有美国戏剧的影子,老舍这些也是,老舍翻译《萧伯纳》,他就是有意义的创作性的借用,然后从事他的戏剧创作,但是他的戏剧创作又有特别强的当地的味道,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味儿。

    [经典语录]

    不管是对中国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还是对外国文学,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兴趣,然后让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充满兴趣,照亮我们的生命,我觉得这永远会有一种幸福感。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