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247讲】唐凯麟《传统:一个挥之不去而又必须理性对待的问题》内容精粹

    2014-11-20 网站管理员

    传统:一个挥之不去而又必须理性对待的问题

    唐凯麟

    (2014年11月4日)

     

    [核心内容]

    “如何对待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一个跨世纪的问题,也是一个挥之不去而又常设常新的问题。所谓传统,按照拉丁文和英文的意思,指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

    首先,就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传统本身就是一种稳定的、制度化的行为模式;其次,物质和行为这两部分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被称作传统的外在显性体现。第三,精神层面,即历代沿承下来的社会经验、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精神层面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被称作传统的内在隐性部分。广义的传统文化由三个完整的部分组成,即器物、行为、精神。这三部分也是传统的载体。载体深层次的部分就是社会经验、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们构成了器物内在的灵魂和精神。

    传统或传统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同一性和持续性。同一性,即世代相传的事物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关系。传统的持续性主要表现在其传承性上。同时,其产生于前代,存活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使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群体的代际之间保持着某种连续性,也成为一个社会创造和再创造的文化基础,并且给这个社会带来某种持续的意义。就此而言,传统是从古存活至今的过去。如果某样东西仅存在于过去,便不可称其为传统。

      历史是一个反思的对象。而传统形成于历史长河中,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血液中,乃至心灵深处。传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因,它往往以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形式存在,甚至可称其为第二天性。传统并不是在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灌输中产生的,亦不是少数贤人主观建构和外在灌输的结果,而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中所形成的道德共识的结晶。更确切地说,传统的形成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倡导和社会成员价值认同的产物,这种产物被称为一个国家的标志。民族中的群体或个体就是通过这种标志来确立自己的民族归属感。一个没有民族归属感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没有线的风筝,随波逐流、随风漂泊,

      传统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也总是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生活境遇的限制,被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如果以现代视角来看,我们将传统中至今仍发挥积极作用的部分称为“精华”,落后部分则视作“糟粕”。中国的传统中确实有一些腐朽、过时的部分。这部分形成于以家庭为本位,以求稳抗变、求同反异为特点的传统社会。然而,要想走出落后的传统,也并非易事。直视一个民族腐朽与过时的传统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有利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自强。但如果过分夸大传统的消极面,便有失理性。

      我们应该重视并理性对待传统。传统不能摆脱更不能抛弃,但可以选择。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经典语录]

    直视一个民族腐朽与过时的传统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有利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自强。但如果过分夸大传统的消极面,便有失理性。

    [主讲人简介]

    唐凯麟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委等。主要研究领域: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思想史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30多部(含为第一作者的合著),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或论文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8项),是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获得者,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