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残疾康复及残疾老年化
丁伯坦
(2015年5月13日)
[核心内容]
残疾与残疾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ICF》中专门谈到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健康的正面是有功能的人,负面是有残疾的人。而残疾是对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的一个概括性术语,它表示在个体(有某种健康情况)和个体所处的情景性因素(环境和个人因素)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消极方面,残疾的原因在于损伤,即身体功能或结构出现问题(显著变异或缺失),因此残疾与残疾人不同,残疾人的伤病程度又不同,所以康复过程,残疾特性就会有很大不一样;而说到康复就要说说康复的含义,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融入)社会,康复包括四大块内容: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众所周知,霍金先生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手段,他继续从事科研,并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就,甚至比健全的科学家还要杰出,这就是康复的意义。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残疾人老龄化,也愈加明显,我国残疾老龄化的状况不容乐观,因此老年残疾的预防与干预,年残疾人的医康护养结合就尤为重要了。
[经典语录]
人不可能一直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但是,我们希望老年人功能衰退的速度缓慢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尽可能维持得长久一些,80岁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相当于70岁,而不是60岁时像80岁。
[主讲人简介]
丁伯坦,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原副院长,在新疆军区医院、武汉军区总医院等供职,擅长骨科、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和康复。因在康复医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先后荣获“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残联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残联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