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科学理念 服务发展大局
陈荣高
(2013年9月9日)
[主讲人简介]
陈荣高 浙江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核心内容]
我国审计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审计在不同历史阶段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始终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审计维护统治地位;二是监督财政收支;三是考核官员绩效;四是严格按照法律监督。我国审计机关还具有处罚权,有一些国家还有司法审判权。
2011年,我们确立了“三个三”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三个最大”作用,最大程度地服务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风险,最大幅度地提升社会效应;要求着力更新理念,切实推进审计“三个转变”机制。要求全面提升效能,努力实现审计“三个目的”要求:在发挥审计作用中体现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在推动审计发展中体现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在提升审计价值中体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履行“管好钱、管好权、管好事”的“三个管”审计职责,推进“两个转型、两个提升”,加快思维转型。2012年,我们提出了“三三三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六八八”,即科学把握“六对关系”,深入实施“八项重点”,着力推进“八个加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国家审计作出了新的定位,审计要牢记“三个清”、“三个法”、“两项任务”。“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审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而“两项任务”则要求我们依法行政、科学审计、认真履职。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脱节,尤其一些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仍然存在制度监督的盲区。
李克强首次提出要为党委政府“管权、管钱、管事”,是从传统审计走向现代审计的关键。要从推进党执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审计的目的是站在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审计内容和评价问题,也就是了解领导干部手中掌握哪些权力最容易出问题,要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重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新审计方法和途径,推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
科学把握“六对关系”,全面推进审计发展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奋进,在系统化管理、全方位监督、科技化手段上下功夫,把握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把权力关进审计制度的笼子里,在制度设计上有新突破重点要抓好外部、内部两个“制度笼子”。在问题整改上有新突破需要把审计整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审计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上来。在追究问责上有新突破要处理好顶层问责与人人有责的关系、分类问责与分级问责两对关系。在管理转型上有新突破科学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系统化管理、全方位监督、科技化手段,推进审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经典语录]
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是公开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