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228讲】邱振中《书法:文化功能的变迁》内容精粹

    2013-11-20 网站管理员

    第228讲

    书法:文化功能的变迁

    邱振中

    (2013年10月24日)

    [核心内容]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传统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即使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跟传统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必须承认这些行为、言语、感觉的背后都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基因。

    中国的书法不仅要写漂亮,而且是人们将自己的心理表现在所写的字中。人们期待着在语言之外还有帮助表达的东西,结果发现,写各种不同状态的字迹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心境,书写的字迹还能表现写信人的修养。大家渐渐发现书写是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说,书法起源于中华民族对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不满心理。

    中国的书法是大家日常随意的书写。因为只有在随意的书写中,书法才能包含不同的变动。书法跟笔的弹性、天气、心情等都有关系。在不同阶层、不同时代、不同情况的书写下,大家慢慢发现了日常书写的差异性和表现性。而这里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由于这样的起源,中国书法与生俱来带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泛化”。“泛化”是生物学的名词,我借用它来指中国书法艺术中参与的人数非常广泛。可以说,中国从有文字以来,每一个使用文字的人(包括在座的人),都跟中国书法机制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跟很多以后再也不练书法的学生的起点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技艺的机制。每个人学习文字的起点实际上就蕴含着书法几千年形成的机制。这就是中国人跟文字的最基本关系。

    中国人对图形的敏感,对视觉的操控和感受能力来自书法。同时书法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图形系统。书法在视觉上是一个独特的,全世界都没有的,发展充分的精微图形系统,这跟它具有非常复杂的文化含义一点都不冲突。

    现代的学术非常讲究意义。意义靠阐释,中国书法的意义也是靠阐释,而且是不断的阐释。书法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最后能阐释出很复杂的意义。从天文地理到人伦一直到每个人内心最隐秘的东西,这些全部在书法里面。它形式的单纯和意义极端的复杂形成了一个阐释的机制。书法是中国文化中阐释意义表现最为典型的领域之一,和它能够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一个——易象。易象凭着几根长横短横的组合能阐释出宇宙、人伦的一切内容,而且经过无数代人的阐释,还在不停地增加。这一点易象和书法非常相似,所以我把易象说成是中国文化中的哲理象。它阐释的主要是哲理,而书法主要阐释的是人的一些表现。

    [经典语录]

    书法在视觉上是一个独特的,全世界都没有的,发展充分的精微图形系统,这跟它具有非常复杂的文化含义一点都不冲突。

    [主讲人简介]

    邱振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书法》《神居何所》《书写与观照》《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和《状态-Ⅳ》(诗集)等17部作品。于北京、日内瓦、奈良、洛杉矶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参加“生活在此时——来自中国的29位当代艺术家”(2001,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