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213讲】吴卫民《文化交流·社会心理与梅兰芳》内容精粹

    2013-08-02 网站管理员

    文化交流·社会心理与梅兰芳

    ●吴卫民

    201337日)

    [主讲人简介]

    吴卫民,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泰国兰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戏剧本质研究》《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等9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学术文字计约430万字。

    [核心内容]

    梅兰芳在中国文化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却在电影《梅兰芳》海报的渲染和情节设计当中被矮化。对于现在拜物主义的中国人来说,对他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没有办法精准地进行评价。他是一个识大体、讲原则、有情有义的血性男人。他肩起了这种民族不屈的精神,肩起了民族不垮的大厦。但这部影片更多塑造了一个风流戏子、情殇男人的形象,是社会心理和电影制作者共同歪曲和糟改了梅兰芳的形象。

    梅兰芳是是那个时代的巨星,82场的巡回演出,让美国人惊艳东方艺术的魅力。梅剧团到莫斯科去访问,他的表演让当时最著名的欧洲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都无不折服。美国戏剧界把梅兰芳的演出看作是不可超越的范本,把他看作体现中华民族连续持久的精神本质。威斯康辛大学斯喀特教授认为中国戏剧改变了世界戏剧文化格局。

      梅兰芳在国外的满堂喝彩,回到国内来却是一阵气闷,对他的评价其实是不高的。我们处在一个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弃的时代,因此我们相信了别人对我们不好的判断,不敢相信别人对我们好的判断。

    在国际交流当中,我们要找准我们的位置,不要自暴自弃,在学习和追踪梅兰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当中的形象变迁里,我们应该领悟到我们自己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其实我们是不自信的,我们丢掉了自己的位置。

    梅兰芳,像那些学者所说的是一个没有著书立学、著作等身和学富五车的人,但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人坚守住了,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思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自己的位置。梅兰芳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他有文化自觉,也有文化自信,他在变的过程当中知道什么是根基,什么是精髓。

    作为戏剧美学的象征,梅兰芳在他的演出里,一个是象征写意的空灵舞台影响开启了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爱森斯坦、布莱希特这些人的眼睛,使他们看到了戏剧表现发展的新维度,另外他传递了中国戏剧的精髓,那就是齐如山概括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梅兰芳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代表的是东方戏剧美学,他是一个象征,不是一个个人。我们只有这样看才能够真正理解梅兰芳的文化象征意义,才能够从这里脱出那种文化自卑的情节。在学习和追踪梅兰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当中的形象变迁里,我们应该领悟到我们自己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其实我们是不自信的,我们丢掉了自己的位置。他有文化自觉,也有文化自信,他在变的过程当中知道什么是根基,什么是精髓。梅兰芳在他的演出里,传递了中国戏剧的精髓,那就是齐如山概括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梅兰芳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担负的文化责任。

    [经典语录]

    梅兰芳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代表的是东方戏剧美学,他是一个象征,不是一个个人。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