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91讲】杜亚雄《民族音乐学及其在国外的最新进展》内容精粹

    2013-07-11 网站管理员

    民族音乐学及其在国外的最新进展

    杜亚雄

    2012417

    [主讲人简介]

    杜亚雄,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曾获得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会员称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基金等奖励。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各民族音乐及世界音乐。曾在中国各地许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和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做过有关民族音乐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通晓英语,俄语及匈牙利语。主要著作有《中匈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乐理教程》等二十余部,在中外报刊上发表过两百多篇论文。

    [核心内容]

    民族音乐学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去研究音乐的一个学问,主要研究世界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而不是创作音乐。民族音乐学是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还有地区性文化的历史、地理、人种、语言、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俗、心理等因素来研究它怎么影响这个民族、这个地区的音乐,又怎么产生出独特的音乐审美标准。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背景、不可替代的体系和风格,如蒙古族的呼麦、美国黑人的布鲁斯、阿根廷的探戈等。音乐不仅有民族特色,还有共同要素,把它放在民族学的角度,放到整个社会经济、历史等里面进行考察,十分必要。

    民族音乐学在国外最新的进展可以概括成一个批判、六个焦点、一个发展。“一个批判”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六个焦点”包括音乐的认同作用、他者、音乐传统的变化、音乐工业与大众媒体、城市民族音乐学、流行音乐。“一个发展”是应用音乐学,属于民族音乐学的分支学科。应用民族音乐学就是把它的研究成果运用到音乐教育中去,使其得到推广和应用。

    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音乐传承、民族精神发扬的问题。音乐有认同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实现母语的音乐教育。通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走向民歌,通过民歌走向一个团结的民族。但是中国的母语音乐教育要复杂得多,因为中国是多民族多母语的国家,每个人的家乡话不一样,与之相联系的母语音乐也不一样。但不管怎样,母语音乐教育都要做,如果不做,传统就很难传承。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音乐文化的根底,那么所谓发展、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现在有两个“必须”要做。第一个“必须”是要实行母语音乐教育;第二个“必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课堂。我们在文化上很危险,尤其音乐文化上,全国的民歌、戏曲都面临失传。传统音乐的发展不能只靠一两个音乐家或整个音乐界,它需要全体国民达成共识、一致努力。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发出最后的吼声”,应该用我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经典语录]

    明天不属于不能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民族文化传统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