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93讲】刘扬忠《壮岁旌旗拥万夫》内容精粹

    2013-07-13 网站管理员

    壮岁旌旗拥万夫

    ——大词人辛弃疾的传奇人生

    刘扬忠

    2012510

    [主讲人简介]

    刘扬忠,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百家讲坛主讲人。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出版《唐宋词流派史》《中国文学史学史》《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周邦彦传论》《辛弃疾》《稼轩词百首译析》等著作17种。在国内外报纸及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古典文学研究专题论文六十多篇。

    [核心内容]

    辛弃疾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既是将军,又是作家,他写了600多首词,在宋词里数量是第一。他的一生是悲惨、壮烈而传奇的。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首词实际上是一篇简短的自传,反映了辛弃疾的传奇人生。前几句回忆他年轻时当将军、抗击金兵的传奇经历,后几句写他归阵南宋朝廷以后不得意的状况。

    他一生最辉煌的一件事是带领上万人突破金兵追击、归顺南宋的经历。中原地区饱受金兵压迫、掠夺,汉族人民趁着金国内乱举行武装起义。刚刚在金朝考取了功名的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毅然放弃功名,组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他带着起义军投奔了耿京的队伍,并向宋高宗表达了归附南宋的心愿,受到耿京、宋高宗的赏识。不久,他们的队伍出现叛变,上万人跟着张安国投降了金兵。辛弃疾和残留的义军共50人直闯金营,抓住了叛军首领张安国,带领上万叛军冲出金兵重围,疾驰南下回到祖国。

    辛弃疾还到过湖南当安抚使,在那建立了一支军队叫“飞虎军”,所以辛稼轩给人的印象就是个“飞虎将军”。后来他因朝廷不重用而干不成军事,就只好把腰间的剑改成笔,以笔代剑就闯进词坛来了,后代的一些词学家就把他称为“词坛飞将军”。由于他被南宋朝廷的投降派、妥协派等南宋官僚阶层陷害,他作为将军、抗金领袖的英雄光环也被抹掉了。

    辛弃疾后半生仕途坎坷有多种原因。一是从北方归顺南方的“归正人”身份使得他受到了整个南宋包括皇帝及官僚阶层的无端猜忌和歧视。二是南宋经历长达四十多年的抗金低潮期,他主张抗金的建议不被采纳。三是皇族内部斗争使他成了牺牲品。南宋由于北伐失败,几十年没有人敢言战,他胆大正义、直言抗金,得罪了许多人而遭到诬陷,不得不罢官隐居。

    在他晚年,南宋朝廷开始北伐,辛弃疾复出指导北伐,但最终抱憾辞世。辛弃疾临死前出现幻觉,看到金兵冲过来,墙壁上挂着一把宝剑,他从床上勉强撑起来拔出宝剑,要挥挥不动,就连喊了三声“杀贼!杀贼!杀贼!”而亡。

    [经典语录]

    辛稼轩虽然不是绍兴人,但是具有绍兴人的很多特色,尤其是他的写作。他的词是流寓绍兴的官僚中写得最好的一位,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赶上他、超过他。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