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日本与中日关系
沈海涛
(2011年11月17日)
[主讲人简介]
沈海涛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全国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任日本樱美林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历史、政治与外交、东北亚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等。主要著作有《大正时期日本外交的中国认识》《中日关系新探索》和《日本国家战略与东北亚外交》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核心内容]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中,在中美关系之外,中日关系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把日本解决好,对我们中国来说就会赢得一个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这个国家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政治方面的机遇,日本“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战后几十年一党专政,虽然说在日本也算是资本主义议会制度,也是经过国会选举,也有在野党,但是作为它的反对党,在野党的社会党还不足以扳倒自民党。这种状况在日本战后持续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在90年代初,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
经济上,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大滑坡,泡沫经济的破裂,就是虚幻经济的繁荣造成一种结构性重大的挫折。现在日本人又开始卧薪尝胆,重新要把经济的实力恢复。日本经济在结构方面的转型应该说是从2005年以来做得很出色,在各个领域里面日本的技术力量的恢复状况都是非常好。在社会文化方面,战后几十年来日本人在社会心理上、精神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少在战后几十年里日本通过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现在也是荡然无存。
对于现实与未来的中日关系基本姿态,第一个是自觉。所谓“自觉”就是从维护国家利益,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不做一个善良的搅局者。第二个是讲理性。也就是从现实出发寻求战略互惠,共生共存。就是要最后有自信。即说中日关系的发展它的变化,无论有什么样的曲折、困难,最终都是要靠中日两国的政府、人民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向前推进。关于中日关系要采取新的历史新视角。第一个视角是要把中日关系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看,再有一个角度就是把中日关系放在东亚与世界这么一个大的视野去看。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要轻易相信媒体或者某些言论,能够做到公正、客观、自主的判断。
[经典语录]
中国跟日本之间无论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以及近代的恩恩怨怨,日本对于中国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