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67讲】丁 宁《美在无墙的博物馆 ——国外公共艺术掠影》内容精粹

    2013-06-17 网站管理员


    美在无墙的博物馆

    ——国外公共艺术掠影

    丁 宁

    2011426

    [主要内容]

    现在国内很多学者把公共艺术变成一个非常严格的概念,认为有宗教的成分不行,有原始的部分不行,一定得是经过今天的公民社会的民主程序评选出来的才是公共艺术。这个观点是非常偏激的。如果艺术割断历史的话,很多问题就都谈不清楚了。而且在艺术这个问题上,并不是说今天的人会因为处在这个发达的社会形态里面,创作的艺术就会超过前人,恰恰相反,早期公共艺术的许多细节都使人感到震撼,在历史作品面前,我们要有一种虚心学习的心态,实在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了解希腊艺术品的一些细节后,人就会变得谦虚起来。

    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公共艺术慢慢地就跟城市有关系了。城市公共艺术衍生出许多的分类:动物雕塑、人物雕像、建筑物类雕塑、与特定环境呼应的特殊雕塑、不锈钢现代雕塑等。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和城市地标的作用,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地标性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城市地标是当代城市中重要的文化事物之一,具体表现为一些建筑、景观、雕塑等构筑物,它们往往占据人们视觉与心理的中心,帮助人们迅速辨认其所置身的场所,并感知到城市独特的品性之所在。

    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根据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总结出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其中地标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通常地标是明确的具体对象,如高大建筑物、突出的构筑物等,凯文·林奇赋予了地标以指引方向的中心作用。诚然,人们在认知城市的时候,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建筑、雕塑等往往具有认知上的优先权,譬如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这些城市的视觉艺术形态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城市的象征与符号。

    公共艺术是以文化价值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一种手段和方法,大学则强调校园环境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大学公共艺术创作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构的深刻实践。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景观是大学文化中最直观、显现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内容,是一种以大学精神为底蕴、以艺术表现为手段的重要文化要素,它通常以物质文化载体的方式,向公众特别是师生传达精神意蕴与审美意识。不同的学校氛围和学校办学宗旨都从其校园雕塑中可见一斑。

    [经典语录]

    所有的公共艺术最后的发展是跟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城市的个性如果有一定的文化独特性的话,公共艺术其实是一个最好的载体。

    [主讲人介绍]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理论、西方美术史。主要著作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等;主要译著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等。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