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36讲】徐志啸《在西方的传播与思考》内容精粹

    2013-05-17 网站管理员

    《赵氏孤儿》在西方的传播与思考

    徐志啸

    201046日)

    [核心内容]

    《赵氏孤儿》到欧洲以后出现几种情况,一是被翻译,二是被评论,三是被改编、上演。先说翻译,1735年法国巴黎《中国通志》登载了《赵氏孤儿》这个剧本的全译本,但它是删节本,就是没有唱词的。1741年英国出版了《赵氏孤儿》的英译本,后来还有德译本、俄译本等,几个主要的语种都有了翻译本,当然都不是唱词和念白都有翻译的本子。这个剧本在欧洲流传以后,就开始有人评论了,有两种实际上对立的观点。第一种是法国批评家阿尔央斯伯爵的观点,这个人是伏尔泰的朋友,他写了《中国人信札》,里面谈到了《赵氏孤儿》剧本,他说这个剧本完全不符合欧洲人的规矩和对戏剧的定义,当然他也承认这个剧本有点意思,情节上好像有一些可看性,不过他批评的眼光肯定是受到当时西方欧洲的看法约束的。另外一个观点赫德用古希腊悲剧来衡量《赵氏孤儿》是不是符合古希腊悲剧的审美观标准,他这样一段话: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来衡量《赵氏孤儿》这部戏的话,那么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它完全符合我们欧洲人的审美习惯、审美判断和戏剧观念。也正是由于这样,欧洲出现了“《赵氏孤儿》热”。出现英译本、法译本、俄译本、德译本的同时,同时也有改编演出本。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部戏剧传到欧洲以后竟然能引起大文豪的重视,有两个典型,一个是歌德,一个是伏尔泰。

    伏尔泰亲手将它改编为《中国孤儿》,间又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表现在主题上。《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条件下两个家族——赵家和屠家的矛盾冲突的戏,由于这两个家族的冲突而产生了善与恶的斗争,最终善战胜了恶,即一个复仇主题,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伏尔泰没有继续停留在家族矛盾冲突中,而是将它上升到了民族矛盾——汉民族和鞑靼民族或者说汉民族和蒙古族。家族矛盾的普遍性的范围不如民族矛盾来得大,伏尔泰实际上是把一个非常明显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摆到了台面上。那么为什么《赵氏孤儿》会在欧洲产生这么大的反响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复仇主题——“善恶斗争,善战胜恶”正好迎合了十八世纪法国、英国这些欧洲人的心态。中世纪结束以后,虽然有文艺复兴、启蒙主义、古典主义,但还是不能把封建的那套东西完全压下去,资产阶级虽然在上升,但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还很激烈,所以在文艺舞台、文学阵地上需要这种能够宣泄欧洲人当时心态和情绪的东西,而《赵氏孤儿》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

    [经典语录]

    要想让一部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必须考虑到它本身的内涵中有没有符合人类共通性的特征、要素、内涵、情感,有没有能打动其他民族内心的东西。如果有,那就能被接受,如果没有,那就不行。

    [主讲人简介]

    徐志啸,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香港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访问学者、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出版《楚辞综论》、《先秦诗》、《中外文学比较》、《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多次获各种学术奖励。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作学术演讲;应邀赴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担任讲评人。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