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40讲】王德峰《艺术与当代生活》内容精粹

    2013-05-21 网站管理员

    140

    艺术与当代生活

    王德峰

    2010520

    [核心内容]

    原始的巫术就是艺术的起步,原始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形象和情感力量就是用巫术来表现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接近了艺术的本质。人类需要赋予自己的任何生活以意义,在赋予意义的时候就是要构造人自我的形象,通过这种艺术作品来获得自我观照——人在艺术当中构造自我形象。在艺术中人类最初赋予了自己生活中的事实以意义,这是真理的原始发生。通过这种赋予现实和事实以意义的艺术活动,人类区分了崇高和卑贱、勇敢和怯懦、伟大和渺小,开始确立生命的理想,真理就是发生在这个意义上的。人类的艺术完成了一种奇迹,这种奇迹就是能够保存我们的生命情感,那么它是怎么保存的呢?它通过重构外部事物、外部世界的感性形式来保存。当艺术家在重构外部世界感性形式的时候,这种重构活动为了什么?为了能够借助这种重构来表达一个超事实的世界,在这种超事实的世界也就是艺术作品所展示的世界里人类的情感得到了自由的观照。

    但现代以来,感性世界技术异化的最后结果、就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首先是多维时空的痍平。、毕加索画出来的是非立体的东西,他拒绝了西方古典绘画艺术中透视法的传统,但它却道出了时代的本质真相——个性碎片化,一种完整的、和真理相通的个性的理想实际上已经破灭了。第二个是高潮的痍平。在以往的任何艺术领域,每一部作品都有开启、矛盾和冲突的展开、达到高潮以及最后的结局,现在这样一个叙事方法被打破了,无论是小说、戏剧、绘画还是音乐都如此。第三个是价值的痍平,如果说在传统艺术作品中我们区分了对象的崇高与平庸,那么这种区分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是并不存在的。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现代艺术多样性中的内在统一性。那么这种内在统一性的根源在哪里呢?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世界的“非灵化”,我们不再生活在有生灵的世界里,不再生活在有精神价值引领的社会秩序里。既然是一个异化了的感性世界(技术世界),那么我们就设法用技术来表达情感。用技术来抒情变成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主导原则,后现代主义一定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把某一门艺术的创作逻辑尺度充分发挥,以往的古典艺术创作的各种戏法、手段内包含的逻辑可能性将在今天的创作中加以充分延伸和展示。这是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目标。然后它就化为今天所说的后现代艺术风格。这是我对后现代艺术的一个基本判断:第一,它继续揭示了个性碎片化;第二,在这个碎片之上寻觅情感表现的新的可能性,它是逻辑的东西和情感表现统一的一种努力,用技术来抒情。

    [经典语录]

    当我们在表达本时代的生命体验的时候,不要忘了艺术传统给我们的最大的滋养,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如果不在某种传统中扎下根来,那么这种艺术创作虽自封为独创但其实是抄袭,而且是不自觉的抄袭,艺术创新和传统的关系就是如此。

    [主讲人简介]

    王德峰,复旦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等。学术专著有《哲学导论》、《艺术哲学》,《哲学导论》被列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合著《世界十大思想家》;译著《时代的精神状况》;编选《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等。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多次荣获复旦大学英美奖教金、MOTOROLA奖教金、上海市育才奖等。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