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29讲】程光炜《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内容精粹

    2013-05-10 网站管理员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程光炜

    20091124日)

    [核心内容]

    首先谈文学史的定型化和重新释放。什么是文学史?教材里可能就是文学史一种很常见的方式,按教材的方式列出一些经典作家的作品,比如出现在章里面的是一流作家,出现在节里面的是二流作家,在节里面随便提一下的也许就是三流作家,教材就是文学史的一个形态。这个筛选的过程是被投入了文学史的眼光的。为什么文学史要定型?因为一段时间过去后,尘埃落定,一些作者会在那一阶段的读者以及文学教育工作者中,也就是中文系的老师里,暂时形成一个共识,这就是定型。但是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又会重新释放了,这些经典作家会受到质疑。

    那么怎么去看八十年代文学,看待新时期文学的高潮呢?新时期文学三十年里,最具有创造力的就是八十年代文学,它是整个新时期文学的至高点,非常昂扬、理想化和浪漫化,但是后来相会是非常糟糕的,很多同学都下岗了,我们上了大学成了教授,但我们的成功是以牺牲很多人的利益为前提的。我是在黑格尔所说的辩证关系中来看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历史的,所以这一节的题目是如何理解八十年代与“十七年”的关系,我认为不能仅仅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一个时期的文学,一个时期的文学修养主要看作品,这肯定是最初步的工作,但是要更有深度地了解一个时期的文学,就必须把它放在历史的框架里去。黑格尔的深刻就在这里,比如他在分析《美学》三卷时总把它放在历史的背景里看。

    对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没有大作品、大作家的遗憾,具体到对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文学需要有一些聚焦点,需要建构一些对起源性问题的研究,就是研究这三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今天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认定还停留在当年的文学史评价、文学批评的水平上,要把今天的历史感受重新整合到作品里,重新叠加到《人生》、《布礼》和《爱,是不能忘记的》上,投射到马原的《虚构》、莫言的《红高粱》等很多先锋文学作品上,在很多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会意识到哪些作品对我们来讲更重要、启发更大,哪些东西还会让我们激动。再从这种起源性的问题去反观整个新世期文学史、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尤其以先锋文学为中心的这三十年,我们就会感到不满足了,感觉对这三十年文学的评价,尤其是对先锋文学的评价太高了。这种评价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很浮泛,不够深刻,没有厚重感,再去读这些作品,在很多层面就会感到不满足了,而且这些先锋小说都过于形式主义。尤其这三十年来,从小说的角度来讲,还没出现一部能够深刻概括这三十年社会历史复杂面貌的大作品。

    [经典语录]

    我们今天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认定还停留在当年的文学史评价、文学批评的水平上,要把今天的历史感受重新整合到作品里,重新叠加到《人生》、《布礼》和《爱,是不能忘记的》上,投射到马原的《虚构》、莫言的《红高粱》等很多先锋文学作品上,在很多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会意识到哪些作品对我们来讲更重要、启发更大,哪些东西还会让我们激动。

    [主讲人简介]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文学艺术评议组长,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史。出版《“革命文学”的抉择——5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十余部,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旧事与新知——中国现代有争议作家丛书》等多种,在《文学评论》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作品《艾青传》获第14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9年度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曾多次赴欧洲、日本、韩国和港台地区讲学。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