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102讲】孙立祥《日本政要缘何不认帐 ——兼与德国政要之比较》内容精粹

    2013-04-13 网站管理员


    日本政要缘何不认帐

    ——兼与德国政要之比较

    孙立祥

    20081114日)

    [主讲人简介]

    孙立祥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日关系和日本政治。出版专著《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等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级、CSSCI级论文近30篇,2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书刊评介、转载(其中《中国历史学年鉴》跟踪评介6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若干成果填补了国内学术研究的空白。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核心内容]

    日德两国虽然同是当年法西斯侵略战败国,共同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两国政治家在对待侵略历史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战争性质和侵略罪行的反省上,德国是坦率承认、真诚反省。日本,包括天皇、首相和阁僚在内的日本政治家,恰恰相反,他们奉行顽固的“三不主义”——不反省、不道歉、不赔罪。在历史教育问题上,德国是编纂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日本则处心积虑地篡改历史教科书,不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在战争的赔偿问题上,德国是主动向战争受害国、受害民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日本则百般抵赖、拒不赔偿。

    日德两国政要对待侵略历史态度迥异的原因,第一,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德国人90%以上信奉的是基督教。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原罪、认罪、赎罪。对基督教徒来讲,对二次大战进行反省并不是可耻的行为。所以,他们不会将对过去侵略历史的反省作为一件可耻的事情。

    而日本人是多信仰的,对他们影响最深的是土著宗教——神道教。它的核心思想是: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天皇至上,忠君爱国。他们拒绝批评天皇,拒绝批评祖国,哪怕他们在战争当中受到了很大的灾难,蒙受了巨大的牺牲。

    第二,两国的侵略历史不同。20世纪上半叶,德国曾经两次挑起世界大战,几乎把国家和民族推向了毁灭的边缘。这样一种残酷的历史事实就教育了战后的德国领导人,要选择和平发展之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动的战争给日本国带来了巨大的战争利益。即便最后一次战争失败了,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第三,两国政要的个人经历不同。在战后的德国,法西斯分子、战犯要重新上台执政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被绳之以法了。战后的日本政要本身就是没有改造的军国主义分子,靠他们反省战争是不可能的事。

    第四,反省战争的群众基础不同。战后于德国政府、政治家重视对国人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因此民众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非常明确。德国政治家在反省侵略历史的时候,有浓厚的群众基础。而日本的多数国民,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其错误的战争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五,两国所处的国际政治地缘环境不同。战后,德国所面临的国际地缘环境是非常恶劣,处于战败国地位,处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因此经常受到来自周边具有“恐德心理”国家的敲诈,所以必须小心从事,以免引起周边国家的反对和抗议。日本地处岛国地理,再加上日本周边无强国,特别是没有强烈要求惩罚日本的国家,这就使得日本政治家可以在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忘乎所以、战争翻案。

    [经典语录]

    中日关系还远未走出低谷,中日两国还远未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这样一个历程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