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集锦
    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集锦>>正文

    【第347讲】包弼德《用数字人文研究绍兴的历史》内容精粹

    2023-12-02 

    用数字人文研究绍兴的历史

    包弼德

    2023年11月2日

    [主讲人简介]

    包弼德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席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7世纪至17世纪国家和地方层面文化精英的研究,分别用中、日、英等语言发表过大量期刊论文。通过人文历史视角的地理空间分析展开教学和研究,主持建设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该资料库致力于系统性地收入中国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传记数据,目前已收录约530,000人的传记资料;共同开课讲授哈佛大学的一门课程——中国课,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文化。

    [核心内容]

    从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入手,阐明数字人文相较于传统人文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数字资源,用计算性方法查找、提取和分析数据,把数据可视化,以创造新信息。建立人物关系型数据库,而不是人物传记辞典,将零散的轶事有规律地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人物与其社会关系、住址等众多信息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系统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这为历史人物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又可靠的方法。此外,他截取部分人物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与绍兴的某些历史变化图,对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拓宽越文化研究做出以下思考:

    其一,要打破固有理念,日日自新,与时俱进。“数字人文”是一项文理交叉的跨学科创新型研究领域,其兴起绝非偶然。基于此,在数字科技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对传统的人文历史研究而言,搭乘数字技术的东风,也有利于其在新时代重焕活力。

    其二,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探寻双赢道路,以科技力量赋能越文化研究。从空间层面来说,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越文化研究逐渐变得可视化、人性化。传统的“一对一”研究方式借助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一对多”模式,交互性不断增强。

    其三,要勇于接受批评,及时修正错误,在合作中实现持恒发展。需要研究者注重文本的遴选,发现错误后及时追溯并修正。越文化研究也要坚持动态发展,不断进步。我们首先要做好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使文献资料无限趋近全面、客观、真实、可靠,从而为数字化储存与使用提供便利性与准确性。

    其四,要迎难而上,灵活解决困难,养成学术研究的“强心脏”。作为新兴的数字人文研究团队,我们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克服越文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努力打造越文化研究的资料数据库平台,为越文化的传播、使用提供便利,并助推越文化不断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五,牢记初衷,以越文化内涵研究为重,以科技力量为辅。“数字人文”的发展意味着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在推动数字人文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对技术盲目崇拜,迷失研究方向。在使用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本资料,始终将“数字人文是人文研究领域的拓宽发展而不是代替发展”铭记在心。不能空有华丽的数字衣冠,仍要秉持刻苦钻研的学者精神,努力思考学术问题。

      “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仅为越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工具、新方法,改变了以往越文化研究的范式,也提升了越文化的可视化和沟通效果,促进了越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跨界合作。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