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报道
    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报道>>正文

    《绍兴晚报》:“小鲁迅”与“大鲁迅”:

    2013-08-26 网站管理员

      “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还是苍蝇”

      鲁迅在道德上可能不那么伟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伟大

      有人曾经说过,20岁的人应该读巴金,30岁的人应该读茅盾,到了40岁,应该读鲁迅。我觉得无论我们怎么去读鲁迅,鲁迅都不是我们在书斋里所能读懂的。或者说,如果我们读不懂鲁迅,我们对于中国当下社会就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能深入了解中国当下社会,也不能很好地读懂鲁迅。

      那么,鲁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历史上,包括在今天,人们是怎样描绘“小鲁迅”的形象,即一部分人对鲁迅的个体人格,他的思想、道德、性格、文化、政治立场的一种贬损和否定;另一个问题,鲁迅在我们当下生活中究竟是“大”还是“小”?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评价人们对于鲁迅的贬损?我们怎么看待鲁迅今天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和价值?

      主讲人:张福贵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任吉林大学人文学部学部长)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骂鲁迅的人非常多,我们也知道鲁迅是骂人的,但是我们不知道鲁迅是怎样被人骂的。

      在鲁迅的一生当中,对他的骂声一直是不断的。因为鲁迅的整个人生、思想、学术地位、文学创作都遭到了毫无例外的贬损。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人们是如何贬损鲁迅的。首先是对鲁迅文学价值的否定。这种否定从鲁迅走上文坛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其代表人物就是成仿吾。作为早期的左翼文学发起者之一,成仿吾对我们认定的左翼文学的盟主和旗手——鲁迅的文学价值评价之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成仿吾在文章中说,他读了《呐喊》之后,觉得“《狂人日记》十分平凡;《故乡》《孔乙己》《祝福》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只有其中的《不周山》实为难得之佳作”。成仿吾的否定不是在思想上,而是在艺术上。作为一个作家,从艺术价值上被否定,其实是对于本体的否定。

      其次,是对鲁迅性格的否定。对鲁迅思想性格的否定,其实和对鲁迅文学价值的否定,几乎有同样漫长的历史。这里,有两个人必须要提到:一个是鲁迅的长期的论敌——陈西滢(又名陈源);另一个是林语堂。陈西滢曾经专门谈到过鲁迅如何骂人,甚至他说鲁迅之所以性格如此是和他做了十几年的刑名师爷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鲁迅自己也不否认自己是绍兴师爷。的确,如果解读鲁迅的杂文,就会发现他的思维方式、笔法和绍兴师爷的是非常一致的。所以,陈西滢不愧是鲁迅终生的论敌,他对鲁迅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了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真正从浙东文化的土壤中去理解如何诞生了鲁迅的个性和思想性格:尖酸、刻薄、偏激、激烈,同时还多疑。最了解鲁迅的另外一个人是林语堂,这是他的半个朋友,也是半个论敌,“知我者莫过于故友”。林语堂曾经对鲁迅有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评价,说鲁迅是个斗士,“不披甲则不乐,不持矛则不乐。即使是无甲可披,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尔”。这个意思大家很明白,鲁迅愿意战斗,戴盔披甲,拿刀端矛,即使没有战斗,不必披甲了,或者是没有甲了,没有矛了,也要拿块石头打狗,一下打中了,就非常高兴。

      第三,是对鲁迅道德人格的否定。这一点,是近年来对鲁迅否定最激烈的一方面。不管鲁迅是多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一旦在道德上有问题了,把前面的评价就完全推翻了。因为在中国社会从来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法则,就是政治与道德的一体化。对鲁迅道德的否定,从鲁迅在世的时候就一直没断,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作风问题。但我觉得,我们评价鲁迅的时候,应该打破这种价值观,来了解作为一个伟人并不是所有方面都必须伟大的。我们应该允许不那么伟大东西的存在,我们渴望崇高,但是也不应该否定那些平凡,甚至是无害的平庸。所以,鲁迅道德上的不那么伟大,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伟大。所以,要评价这个问题,就要用鲁迅的原话,“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还是苍蝇”。

      第四,对鲁迅政治立场的否定。当年人们对鲁迅政治立场的评价是:“赤者嫌其太白,白者嫌其太赤。”就是左翼嫌他太右了,右翼嫌他太左了。左翼最典型的就是郭沫若、冯乃超、李初梨,郭沫若说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说他既是资本家的走狗又是封建的余孽。而右派像梁实秋等民族主义的倡导者们,对鲁迅否定,则说他是“领卢布”的。

      鲁迅终身所完成的命题其实就是人的现代化

      研究“大鲁迅”对于处于转型期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待鲁迅在今天对我们社会的意义。今天我们社会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人的问题。

      而鲁迅终身所完成的命题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现代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改造国民性。直到临死之前,别人问他,“你为什么做起小说来?”鲁迅说,“我还是坚持十几年前的想法,那就是改造国民性,思想启蒙。”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转型期,差不多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才意识到鲁迅的“人的现代化,改造国民性”在今天对于我们的意义。

      鲁迅一生中提出了很多命题,这些命题几乎都成为我们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世纪性的一些命题,比如改造国民性。人们常说改造国民性,但是透过鲁迅的小说看到,改造国民性在鲁迅文字里显示得多深刻,在我们当下来得是多艰难,进行得多艰难。

      人们一直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但是却忽略了鲁迅是中国新文化和中国“人的变革”的倡导者。鲁迅是一个把我们民族性进行改造的倡导者,而五四文学的主题其实也就是人的解放。有人曾经把救亡和启蒙当成对立的立场,或者当成两个任务来看待。我一直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认为救亡和启蒙是人的解放的不同的内容,由于时代的不同,这个不同的内容转化为不同时期和阶段的不同主题而已。它始终是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在行进,那就是人的解放。鲁迅小说的主题也就是人的解放。五四时期的两大主题——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主题在鲁迅的小说中也都得到了体现。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阿Q,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始终没有得到做人的资格。鲁迅曾说过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暂时坐稳了的奴隶的时代”。也就是说,从来没有做人的时代。阿Q是一个什么人呢?阿Q就是一个彻底地丧失了人的地位,失去了人的尊严,人不成为其人的奴隶。在小说中,其实鲁迅描述了阿Q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一个个被剥夺的过程。

      鲁迅对阿Q的关注,就是希望把一个“非人”变成一个“人”。祥林嫂又何尝不是如此?读“祥林嫂”的时候,发自内心的,痛入骨髓的悲哀和同情会久久地压在你的胸口,让你不能平复和安静,这说明鲁迅作品给我们的震撼力。这个震撼力不在于艺术描写的生动性,而在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在鲁迅之前从没有人写出一个中国劳动女性的深深悲哀,这种悲哀不在于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而在于人格上受到伤害,思想上受到毒害。鲁迅发现了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一个最深的立意,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是完全能理解的。

      所以,从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终身所做的工作就是想把这些“非人”提升为“人”,结束“非人”的时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背后,其实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个是个性主义的主题,一个是人道主义的主题。

      鲁迅还说了很多很多的其他命题,比如幼者本位、拿来主义、面子问题、改革问题,还有瞒与骗的问题。甚至在一些生活哲理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和人生有益的启示。当把鲁迅这些有关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大命题和日常生活的小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后,就构成了一个永远说不完的鲁迅,是一个“大鲁迅”。鲁迅的存在,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个价值符号,也是一个言说的工具。

      鲁迅并不只是越来越远

      “鲁迅今天远离我们”主要有四个原因

      记者 徐霞鸿 根据讲座现场录音资料撰文整理

      很多人现在都不爱读鲁迅作品了,甚至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鲁迅了。而且,鲁迅的文章被中小学教材撤掉了不少。

      “鲁迅今天远离我们”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鲁迅被中小学语文教材“毁掉”了。从初一到高三的教材中,曾经收录了十七篇鲁迅的作品,但是选择的那些作品在今天看来,都是所谓的战斗文学。它刻画了单一的鲁迅形象,造成了鲁迅和我们在情感上、人性上的一种距离。所以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错误单一的理解造成今天的青年对鲁迅的隔阂。

      第二,鲁迅被神化造成他和日常生活的脱节。网易曾搞过一个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为什么厌恶鲁迅。甚至有人提出“打倒鲁迅”这个口号,把鲁迅叫作“爱国贼”。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提出过还原鲁迅的口号,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过度神化,使鲁迅成为神,不是人。由于我们对鲁迅形象的这样一种理解,造就了鲁迅的一种虚假、高悬的形象,这对我们现实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三,当下,社会矛盾尖锐化的时候,鲁迅的有些思想对于当下的社会政治现实并不一定都是十分有利的。先不说这种选择对与错,只是静止、客观地将鲁迅的思想、批判和今天的社会现实相对接的时候,会看到它有契合性、针对性。因为这样的一种连接、宣传,难免会对今天的社会现实生活构成某种波动。

      第四,从1990年开始,文化传统的复兴或者叫传统文化的复兴出现。当一种传统复兴的时候,人们一定会对曾经批判它的文化,批判它的人,进行重新清算和理解。你会注意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鲁迅曾经批判的一些学者、大师们都一路走红,其中包括林语堂、梁实秋、陈垣、周作人,也包括辜鸿铭和其他一些人。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鲁迅的怀疑,以为鲁迅是为反传统而生,为反传统而战的斗士,他和今天的文化复古主义的思想应该说是处于一种极其对立的境地。因此,在一个复古主义成为主流的时代,人们对于鲁迅思想的接纳程度一定和五四时期是大不相同的。

      以上四个原因是可能导致的我们今天对于鲁迅的距离。但是我要说,如果大家细细了解五年前和五年后大众言论,特别是网络言论对于鲁迅的印象和评价,你会发现鲁迅并不只是越来越远,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在相当一群人中,已经越来越近了。作为鲁迅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要反思的是我们要分清哪些是鲁迅思想的主体?哪些是他的人性和性格的弱点?他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即我们要以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展示给当下的大众,这才是让鲁迅近或者远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一个有益的做法。

      讲堂

      绍兴

      (以上内容来自张福贵教授在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上所作的主题演讲,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文有删节)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风则江大讲堂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